大家好!我是韩笑。看了刚刚的视频短片,可能大家会觉得我的头上有很多光环,获得过很多荣誉。但实际上每一次接待的背后都有无数同事的默默付出,我只是很幸运的被看到了。在我看来,我始终是那个坚守在颐和园的讲解岗位上,向游客讲述中国故事的普普通通的讲解员。
我出生于86年,记得小时候,每当我的碗里有剩饭时,妈妈都会给我讲起她小时候吃不饱肚子的故事,她说“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日子,要不是这些年国家的政策好,哪有你现在的衣食无忧。”后来我才知道,妈妈口中的好政策就是改革开放。
作为80后,我是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中的一代。从小到大,父母总想给我最好的,相对于衣食住行,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富足。于是,他们牵着我的小手走遍了北京城的博物馆、图书馆、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迹。也正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我爱上了历史,迷上了中国传统文化。
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满腔热情,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颐和园做讲解工作。在这里,我近距离感受到了那些原本出现在书本上和博物馆里的古典建筑、精美文物、园林美景,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您别看我只是个小小的讲解员,但我也有大梦想,那就是在颐和园的讲解岗位上,向每一位来园的游客讲述属于我们的中国故事,让我们的中华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然而,表面看似光鲜亮丽的讲解工作,背后却饱含艰辛与不易。为了讲好中华文化,我翻看古籍、查阅资料,甚至上下班在公交地铁上的时间都用来记忆讲解词;为了展示中国形象、首都形象,每次讲解接待时都要穿着套装和高跟鞋引领游客穿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之间,脚被磨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为了给中外游客带来最好的游览体验,三伏天引领游客站在树荫下,自己迎着阳光的直射,三九天引领游客站在背风口,自己迎着刺骨的寒风讲解……但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值得的。1860年,颐和园惨遭英法联军的焚毁,满目疮痍,断壁残垣,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不忘。正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后,我们才能站在这座园林瑰宝中,亲身感受文明、感悟历史。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才使得这座园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使得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变得举世闻名,每天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参观。作为她的守护者,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讲好她的故事,传承中华文化。
工作十年来,我接待过中外游客上万人次,承担过无数次政务接待,其中让我最自豪的就是2014年的一次接待任务。APEC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九位APEC会议经济体领导人及代表的配偶游览颐和园,我被确定为这次活动的主要讲解员。一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紧张、忐忑的心情一股脑涌上心头。我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接待任务,而是一次重大国事活动,作为讲解员,我不仅要接待彭丽媛女士,更要协助她在各国的第一夫人面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和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国青年人的风采。
一份精彩的讲解词是一次成功接待的基础,但刚一开始撰写工作,我们就犯了难。以往我们的外事接待都是一对一的服务,每次只服务一个国家的外宾。然而这次,我要服务的贵宾来自十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礼仪禁忌、风俗习惯我们都要考虑,最终出炉的讲解词既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又要兼顾各国的文化差异。在讨论仁寿殿前龙形铜香炉的讲解词时,大家的意见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图腾,然而在西方神话中,龙对应的翻译“dragon”又被理解为邪恶的象征。以往我们常常会避讳这类涉及文化差异的内容,可这次的参观路线又不可避免地会看到这龙形香炉。讲还是不讲?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矛盾。
我们知道,中国国力日益强盛,我们接待的外宾越来越多,外宾对中华文化也越来越认同和喜爱。颐和园正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这里浓缩展现了历史、建筑、文物、宗教、文学、美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龙的精神早已熔铸在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血液之中,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不息。再加上这次APEC会议是我们的主场,参观颐和园为的就是展示我们的文化根脉,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我们就要大大方方地讲!
接待当天,我大方自信地向夫人们介绍了龙的文化,夫人们听得非常认真投入,从她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由衷的赞叹,那一刻,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共识凝聚在一个小小的龙形香炉上。
在刚刚结束的中非论坛中,我再次荣幸的为彭丽媛女士和非洲贵宾们讲解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讲解结束的那一刻,我无比自豪,我不但站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了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人坚定的文化信念。
如果问改革开放带给我们什么,也许有人会说生活条件好了,城市建设快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活更加便利了……而对我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才使得我有机会从事文化传播工作。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才会带来文化兴盛。我想,这条路我们一定会继续走下去。